IT之家11月29日消息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近日,在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日活動上,張衡一號衛星首席科學家兼工程副總師申旭輝表示,預計到2022年,我國將有張衡一號、張衡一號02星、澳門首顆科學衛星項目等3顆電磁監測衛星在軌運行。
其中,張衡一號電磁監測試驗衛星于2018年2月2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將其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
▲張衡一號衛星示意圖 |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據介紹,三顆衛星在軌運行將有效支撐地震監測預測科學探索和空間天氣監測預警研究。目前,張衡一號已有效接收到全球地面人工源、磁暴、7級以上地震信號,初步驗證了地球巖石層-大氣層-電離層耦合機理。
公開資料顯示,張衡一號電磁監測試驗衛星是中國全新研制的國家民用航天科研試驗衛星,也是中國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計劃的首發星。該星利用覆蓋范圍廣、電磁環境好、動態信息強、無地域限制等優勢,開展全球空間電磁場、電離層等離子體、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現象的監測。